2021年7月,广东省国资委、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派出优秀干部组成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正式入驻云浮罗定市罗平镇。入驻两年来,在派出单位的大力支持以及罗平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罗平镇驻镇帮扶工作队(以下简称“工作队”)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驻镇帮扶决策部署,以“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劲头推动罗平乡村振兴“一路生花”。
“长岗坡三暖行动”增福祉 用心培育“幸福花”
工作队入驻后不久,即主导成立了全省首个防返贫协作中心,实施“长岗坡三暖行动”,即育雏、暖巢、济困行动。两年来,长岗坡三暖行动的实施在当地人民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和普遍赞誉,并入选国家乡村振兴局乡村振兴成果展,印发成典型案例材料转发全省学习。
——又见木棉花开,真好
育雏行动是“长岗坡三暖行动”的品牌行动之一。两年来,工作队联合罗平镇政府连续四届举办了促进教育振兴的活动,邀请社会各界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进行结对帮扶。通过设立的奖学金、助学金、奖教金等项目为学校和村里捐赠超60万元,惠及师生约3000人。在“长岗坡展翅行动”中,有18位爱心人士资助罗平镇单亲和低保户学生合计44名,资助总金额近25万元。
对乡村教育的重视,使得落后“村小”的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师生的精神面貌也有了很大改变。双莲小学的陈老师来任教之时,发现学校的木棉花很少有开得灿烂的时候,调查一番才发现,是有调皮的学生丢石头砸花,或者拿竹竿挑掉花,或者直接爬树毁花,即使老师们轮番教育,学生们也总能找到机会下手,木棉树没哪一年完整开花过。2021年11月底,工作队邀请爱心单位在学校设置奖学金、奖教金、助学金、文明之星等奖项后,2022年、2023年木棉花终于傲立枝头,成为校园一道美丽的风景。原来,学生们为了获得相关奖项,组成志愿者护树了,且主动捡掉落的木棉花交给老师。木棉花硕大的花朵像一个个火红的号角,仰天而鸣,吹响着乡村教育奋进的旋律。
——暖巢行动,定格最美夕阳红
工作队推动实施“光明村”项目,组织云浮惠民医院前往山田、古莲冲、乌龙等23个村开展眼科普查义诊,为罗平镇辖区内白内障老人提供免费复明手术,累计为40名白内障老人实施免费复明手术。依托爱心医院为村里的老人开展义诊和送药活动,直接惠及近2000人,间接惠及9.5万人,送药超过10万元。
在此基础上,推行“长岗坡夕阳红行动”,用大礼包(1000元/人)全覆盖慰问镇里百岁老人,开展了三轮敬老院慰问,给敬老院每位老人送去物资之余,更送去真切关怀。
“小团圆”公益全家福摄影项目,目前已经执行了4个村,有将近200户的拍摄已顺利完成。低保户老人陈伯在拍完全家福之后不久不幸因病去世,生前拍的全家福成了一家人最大的安慰和念想。工作队得知后,马上加急制作相框,并亲自给家属送去这张宝贵的全家福,向他们表达慰问。
——济困行动,携手发力暖人心
工作队坚持人民至上,针对困难群体集中开展入户慰问。两年来,已进行了6轮大规模慰问,包括2轮易返贫人群的全覆盖慰问,2轮低保户及困难户慰问,2轮困难老党员慰问,累计送出慰问金及物资约15万元。组织收购困难户存粮2万斤,以每百斤高于市场价20元收购,收购总额4万元,户均增收500元。成立全省首个乡村振兴灵活用工服务中心,实施全省首个“长岗坡雨露行动”,通过集合村闲置劳力,对接撮合村里复耕及罗平各种养大户批量劳务需求,累计就业帮扶超过1万人次,为村民务工增收80万元以上。
——消费帮扶,托起稳稳的幸福
罗平镇是罗定市传统产粮大镇,是省级一镇一业稻米专业镇,但大米销路问题一直困扰着当地农民。
“这么好的大米,一定要把它推销出去!”工作队队员们暗下决心,入驻之后就马上当起了罗平大米的推销员。为解决大米销路问题,保障种植收益,工作队积极接洽外部单位进行集中订制或采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例如,开展长岗坡零农药大米订制田活动,吸引不少社会人士和热心企业联系预定,如不久前广东思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所订制的稻田今年又获得丰收;与南粤分享汇合作打造“南粤”牌大米,通过“公益中国”等电商平台线上销售罗平农特产品,建立消费帮扶长效机制;实现云梧高速、云浮电厂、罗定电厂、云硫宾馆、迈姨潮州餐厅等定点供货,lol比赛押注正规平台年供应大米超10万斤;实现对派出单位广东中行饭堂供货,供货金额达23万元。
截至目前,在工作队的积极推销下,已累计消费帮扶罗平超过100万元。工作队也被云浮市乡村振兴局评为“云浮市消费帮扶突出贡献集体”。
产业主导,“造血式”协作,方能开出“富贵花”
——“小辣椒”成致富“大产业”
工作队积极与本地农业企业开展合作,在前期确定辣椒种植作为产业发展重点的基础上,同步推进发展水稻种植产业,分别在乌龙村设立“一村一品”辣椒种植基地300多亩,山田村设立辣椒、红米/水稻产业振兴帮扶基地200亩,其中辣椒种植基地150亩,双莲村设立辣椒基地100亩。通过打造辣椒、红米/水稻种植示范基地,引领带动更多农户种植辣椒,建设辣椒“一村一品”项目,推动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辣椒产业发展以来,工作队坚持躬身入局,从辣椒的种植,到田间管理、采收,再到销售等流程,工作队均全程参与、倾力指导。截至目前,全镇辣椒种植面积已达1700多亩。
——玉米产业深加工,遍地黄金
工作队将玉米种植主业培育行动与长岗坡复耕行动充分结合,逐步消化罗平镇30亩以上成片撂荒地。不久前,工作队成功引荐佛山玉百味公司200亩玉米订单种植项目落地罗平镇,促成山田村、双莲村集体合作社与植物宇宙(广东) 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玉米种植合作。合作社玉米种植面积达200亩,月供玉米30吨。所供玉米作为“玉百味”牌玉米汁制作原料,顺利打通一、二产业,使两村成为企业原材料供应基地,村集体增收有了稳定可靠的来源。
——养殖产业创新辉,助力乡村振兴
工作队与镇政府密切配合,引入罗定市乐田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罗平镇合作建设生态肉牛养殖项目。旨在建设集牧草种植加工、肉牛繁育与育肥,屠宰与加工、冷链物流、餐饮与旅游、活牛交易集散地等肉牛全产业链的产业集群,实现龙头企业年出栏肉牛 2000头,存栏1000头,带动农户养殖肉牛出栏3000头以上的产业规模,打造区域性肉牛地方品牌和肉牛交易平台,积极发展“牛文化”为主题的旅游业,形成综合产值上亿元的肉牛新兴产业。
——五金制品加工,制造业活力复苏
为推动制造业当家,工作队积极联系,成功引入广东凌丰不锈钢制品公司在罗平合作设立罗定市三兴五金制品厂,承接凌丰不锈钢产品研磨加工业务,并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助力村集体增收。目前项目运营情况良好,订单稳定,为20名当地村民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月产值超20万元。
“我以前一直在广州打工很少回家,孩子老人都没办法照顾,现在加入五金厂后,增加收入的同时还能够照顾家人,真是太好了!”在五金厂工作的村民陈阿姨说。
——文旅融合发展,激活镇域经济发展新势能
“北看红旗渠,南看长岗坡”。工作队自入驻以来,一直在认真研究发掘长岗坡的红色价值,推动长岗坡红色文旅产业发展。今年7月,由工作队牵线并全程指导,为期3天2夜的全员素质提升培训活动在罗平镇长岗坡顺利举行,长岗坡红色培训项目正式启动。广东省盐业集团肇庆有限公司参训人员近100人先后前往长岗坡纪念馆、长岗坡渡槽参观,并聆听长岗坡渡槽建设者曾汉英老人的讲座。除此之外,首个民企小众康达广州律所定制团也已成行,广东法丞汇俊律所、广州水利设计院等团也在如火如荼推进中,长岗坡旅游业呈现欣欣向荣状态。
与此同时,长岗坡美学经济也迎来了突破。潜水艇村委会、长岗坡渡槽建设指挥部石屋改造、百年老屋下垌大屋改造、“霞洞秘境”改造等美学经济试点项目均已完成项目设计,落地工作也在有条不紊推进中。
金融活水灌溉,罗平镇域经济绽放“绚丽之花”
为强化对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工作队入驻罗平镇后不久,即利用金融资源优势主导成立了全省首个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中心。深入推进一体化、多层次、强互补、全覆盖的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体系建设,着力打造“金融+”模式,积极开展“信用村”建设,推进“益农贷”整村授信项目,不仅“贷”动当地产业振兴,也“贷”动起村民致富路。据了解,在金融服务中心协调下,各金融机构已向罗平镇企业、合作社、农户投放贷款近1个亿,为罗平镇域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工作队入驻两年以来,我们一直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切实守牢防返贫底线,我们希望能够切实地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村集体收入涨起来。”工作队队长刘世波表示,工作队会一如既往、不忘初心地继续投身于罗平镇这片热土,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推动罗平乡村振兴“一路生花”。
【通讯员】陈秋娟 赖迪
【供稿单位】罗平镇驻镇帮扶工作队
【频道编辑】李晓霞 李卓华
【文字校对】杨明珠
【值班主编】刘龙飞 赵媚夏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党建频道
lol比赛押注正规平台